案例
节前,小王在整理案件卷宗等涉密文件入柜时,由于专用保密柜内材料堆积已满,便没有按照保密规定将该批涉密材料入柜上锁,而是存放在玻璃文件柜中。节日期间,单位组织维修人员对办公室空调进行维护,虽有工作人员陪同,但因该批卷宗直接暴露于视觉可见范围内,引起一名维护人员伺机翻看,造成泄密。
分析
海恩法则指出: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,必然有29起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。保密工作最大的隐患是没有忧患意识,单位在涉密载体管理特别是使用方面存在的漏洞,涉密文件一旦泄露就会给工作甚至国家利益带来损害。
预防
按照规定,涉密资料应当存放在安全保密的场所和部位,并配必要的保密设备,如保密柜;严禁将涉密文件存放在玻璃文件柜或者木质文件柜中。要树立“敌人就在身边,泄密就在眼前”的风险意识,养成专柜上锁、人走门锁的好习惯。
案例
2016年4月底,某部委下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朱某拟利用假期核对文件,擅自从涉密计算机中将电子稿刻成光盘带回家,存储到家用笔记本计算机中。9月初,朱某家人将该计算机送给其刚上大学的表弟唐某使用。唐某重装计算机系统,并将其中的文档(包括上述电子稿)发送至朱某所用互联网电子邮箱,造成泄密。
分析
牺牲假期时间在家加班,本是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,但是带回家却严重违反了保密规定,保密工作不能有一丝一毫的侥幸心理。
预防
按照规定,阅读和使用涉密文件应当在符合保密要求的办公场所进行,确需在办公场所外阅读和使用的,要履行严格的借阅记录手续,未经批准禁止复制、复印、摘抄、汇编,严禁将涉密文件带回家!
保守国家秘密和做好疫情防控人人有责。节假日不是保密工作的“中止符”,更不是“休止符”。涉密人员过节假日,必须绷紧保密之弦,将保密制度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,保守好国家秘密、做好疫情防控。
(资料来自保密观公众号及互联网)